旺報【記者梁世煌/綜合報導】

大陸國家稅務總局決定明年起再度調漲菸草稅,同時還打算讓稅率反映在菸品零售價上,不僅眾多「菸民」荷包因此失血,也讓大陸因吸菸衍生的公共衛生及經濟問題再度浮出檯面,一場因菸草而起的經濟博弈也因此悄悄展開。

大陸是全球吸菸人口最多的國家,根據統計,大陸吸菸人口約3.5億人,被動吸菸人口為5.4億人,而大陸每年死於菸草相關疾病的就有100萬人,據美國癌症協會和世界肺健基金會的統計,大陸每年因為吸菸產生的經濟損失高達50億美元。

不過,站在大陸官方,尤其是地方經濟部門的立場,菸草代表的恐怕不是疾病,而是經濟命脈的來源。以雲南省為例,該省去年財政收入為1490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菸草行業貢獻度就高達45%。

以全中國大陸來看,種植菸草農民就高達2千萬人,相關零售人員及企業職工合計逾1千萬人,這其中就代表了龐大的GDP及就業機會,更不用說每年高達5千億元的菸草稅收,往往讓大陸官方決策掙扎在公共利益與經濟收入兩大難題間。

《羊城晚報》就指出,大陸菸草業貢獻的稅收占大陸全國GDP的10%左右,一旦政府嚴格控菸,無異拿刀割肉。更何況,目前大陸菸企仍處於政商合一的監管體制下,有關單位關注重點還是菸草消費額和相關稅收的增加。

廣東省控菸協會祕書長、廣東省健康教育研究所所長湯捷就引述北京大學中國經濟中心曾經發布的《中國吸菸成本估算》指出,僅2005年,大陸因抽菸造成的成本高達2526億元,根據大陸全國菸草專賣局網站提供的資料,同一年菸草行業的工商稅利才2400億元。他強調,用菸草帶動GDP的增長,是在拿公民的健康做抵押,其結果恐怕將得不償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la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