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林淑媛台北4日電)美韓FTA修訂汽車規定,經濟部長施顏祥說,美國國會通過美韓FTA對台灣一定有影響,因為韓國是台灣最主要競爭對手,目前台美正努力溝通TIFA舉行時間,不久後應可順利召開。

外電報導美國與韓國同意在延宕2年的自由貿易協定(FTA)中修訂汽車規定,經濟部常次梁國新對中央社記者說,美韓此舉主要是希望能夠讓美國國會盡速通過美韓FTA,但是美韓雙方仍有牛肉問題待解決,「因為韓國堅持認為牛肉問題不屬於FTA內容」。

梁國新強調,經濟部其實隨時都在掌握美韓FTA的進展,尤其美國國會審議速度更是重要觀察指標,他認為,美韓FTA對台灣影響主要在貿易與投資部分,但美韓兩國重視的汽車開放問題,卻不是台灣關切的重點。

梁國新對中央社記者分析,台灣雖然出口至美國市場產品以資通訊產品為主,而資通訊產品在世界貿易組織(WTO)資訊科技協定(ITA)中已經零關稅,美韓FTA對資通訊產品排擠有限,但韓國是台灣主要競爭對手國,美韓FTA還是會對台灣其他產品競爭力造成威脅。

儘管如此,美韓FTA簽訂後,美國企業會大舉前往韓國投資,尤其是金融等服務業,排擠美國在亞洲市場投資,對此梁國新說,這是台灣內部要檢討的問題,必須要正視服務業自由化與國際接軌問題。

梁國新強調,會將美韓FTA對台灣貿易與投資影響,與美國方面共同探索,因此台灣希望盡快能夠召開TIFA會議(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台灣也可以在TIFA會議中與美國洽談經濟合作,如新能源產業合作。

此外,對於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薄瑞光來台訪問期間,曾經表示TIFA會議12月底來不及舉行,明年1月比較有可能一事,施顏祥表示,TIFA這個溝通平台太重要,「雙方正努力溝通中」,不久之後應可以順利舉行。

韓國對外積極洽簽FTA,對台灣造成很大競爭壓力,不過梁國新說,「我們不可能將競爭力維繫在韓國不簽署FTA基礎上」;他認為,台灣與大陸完成ECFA(兩岸經濟協議)簽署,對韓國也造成相當大壓力,台灣至少在大陸取得市場進入先機。99120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la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