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記者洪肇君/福州報導】

福建省發展研究中心、廈門大學與台灣《旺報》等單位主辦的「第四屆海峽經濟區高層論壇」,昨天在福州市福建會堂舉行,由福建省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閩榕主持,論壇主題環繞海西經濟區、平潭綜合實驗區的發展與兩岸對接實驗,與會2百多位學者專家提出看法與可行性報告。

台律師進駐閩

論壇分為主題演講與專題論壇,由台大教授黃光國、立委邱毅、《旺報》社長黃清龍、大陸國務院參事魏津生、北京師範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李曉西等人發表演講;專題論壇則以打造海西經濟區與台灣經濟對接的趨勢與方法為主。

福建省委常委、副省長陳樺表示,從國務院將海西經濟區提升到戰略層次以來,福建省大力發展這個地區,今年福建省GDP增長達到14%以上,預計今年能完成十一五的目標。

他說,ECFA之後,兩岸交往合作更密切,海西經濟區的地位將益形重要,台灣已有律師事務所在閩成立代表處,福建也根據中央的布署,在平潭綜合實驗區更加開放,積極探索共同規畫共同經營共同受益的新模式,兩岸合作顧問團已經成立,大規模基礎建設有台胞參與,亦在積極推進中。期盼在座所有人都抓住《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歷史機遇,從產業對接開始,從而實現兩岸核心產業完全融合。

區域經濟蓬勃

李閩榕指出,全球經濟自由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等形勢下,推動海峽經濟區益形重要,希望達到先行先試。在ECFA後,為兩岸經濟合作找到新方向,也為兩岸經濟新紀元找到快速可行的方法。

《福建日報》社長蔡小偉則表示,環海峽經濟問題方興未艾,海峽經濟區的崛起與融合將成為蓬勃之勢,面對ECFA之後,有必要在新機遇之下增加互動了解。

當前,兩岸都面臨世界經濟的壓力,要使海峽東岸與西岸合作成為禁得起干擾的經濟共同體,此次論壇即是要研究探討,加大先行先試的力度,推動海峽經濟區的新發展。

台商爭相投資

台灣競爭力論壇執行長謝明輝表示,2005年開始有海西經濟區這個名詞,海西過去在兩岸扮演關鍵地位,不管在兩岸對峙時期到現在的合作時期,過去處於微笑曲線低端的廉價勞力代工即將成為過去,台灣現在強調的6大新興產業,海西必將扮演不可或缺的一環。

他指出,最近大陸中部地區經濟發展迅猛,估計台商投資將很快達到沿海經濟特區的規模,海西亦復如此;內需市場的崛起是未來大勢,大陸將發展內需市場視為首要任務,十二五規畫更將內銷導向列為未來5年國民生產毛額的主要項目,內銷將成為主導兩岸經貿的主要因素。大陸工資與成本增加是必然趨勢,一旦政府政策與成本增加雙管齊下,台商應預為準備。十二五已律定方向,海西必會是未來兩岸經濟區新主角,台灣應趁此良機擴大合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la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