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記者張國仁/台北報導】

經濟部次長梁國新指出,後ECFA時代,台灣產業調整所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必須開放市場,但是在談開放的同時,也要保護本國弱勢企業,然而,「你不可能左手出貨給人家,右手卻擋著人家的貨不能進來,這是做不到的事」;在自由貿易的大旗下,產業要做調整與升級,才不會遭受市場淘汰。

梁國新日昨受邀參與「台大暨安永創業家論壇」,以「後ECFA時代我國的經濟發展願景及策略」為題,發表國家發展經濟的政策立場與方向。

就產業調整來說,梁國新同意,ECFA不是經濟發展的萬靈丹。但是台灣必須加速全球布局,而大陸是全球佈局的一部份。

梁國新以南韓與台灣的競爭為例,他指出,南韓已與美國洽談自由貿易協定(FTA),目前就等美國國會通過,預期在3週內應可獲得美國會同意。南韓接著將陸續與歐盟、東協10國簽訂FTA,屆時南韓將成為台灣企業全球布局的頭號勁敵。

兩岸雖然在今年6月29日在重慶談妥ECFA的共同綱要架構,隨後在9月12日生效。可是,貨品往來項目、貿易爭端解決、投資談判等等在在需要進一步一洽談,台灣內部有些聲音表示,ECFA簽訂速度太快、開放項目太多,沒有照顧到弱勢或傳統產業。

台大副校長陳泰然質疑,政府如何在面對南韓競爭挑戰與產業調整過程中兼顧傳統弱勢產業的升級與發展?梁國新說,「有傳統產業的業者告訴他,政府不要一直講我們是弱勢,再講下去我們都請不到工人了」。

梁國新表示,台灣的傳統產業或者弱勢產業,也許只是經濟規模小,不代表沒有競爭力,企業「成功的秘訣」,就在於商品獨特,再利用文創產業的創新,走高單價,一樣有一片藍海。

而面對後ECFA時代,兩岸企業互動日趨頻繁,大陸能向台灣學習什麼呢?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陸雄文說,研發與生產應用一體化、IT集成與創新、金融服務制度、農業集約化生產、食品加工與安全、城市系統規劃與管理、傳統價值與社會和諧制度等7大項。

至於台灣可以從大陸獲取什麼呢?陸雄文也列出7項:潛在無限市場、創業精神、改革思維、大規模產業、新增資本、國際網絡與資源、持續增長的動力。

陸雄文說,大陸與台灣的產業,總體來說,不是相互競爭的,而是可攜手共同打入全球市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la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