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因應之道 將向政院報告

〔自由時報記者林毅璋/台北報導〕經濟部次長林聖忠昨日表示,南韓是我國貿易主要競爭對手,雙方在許多工業產品上競爭激烈,因此早自美韓兩國進行FTA(自由貿易協定)談判時,我方就密切注意雙方進展,經濟部內部不斷都有依最新發展進行相關評估,接下來會把最新動態與我方因應之道向行政院進行建議報告,但由於這僅是初步未臻成熟的建議方案,因此暫無法對外公開說明。

排擠美投資其他亞洲市場

經濟部次長梁國新昨日表示,美商未來將大舉前往南韓投資,尤其是金融等服務業,排擠美國在亞洲其他市場的投資,這是台灣內部要檢討的問題,必須要正視服務業自由化與國際接軌問題。

林聖忠認為,美韓FTA談判達成共識一事,「對我方影響很大」,也是政府持續關心的事件。然而,除此之外,南韓與歐盟的FTA即將在明年七月上路,這些都將使得我國對外貿易受到影響。

林聖忠指出,美韓FTA除了對我方外貿金額有所影響外,另一關鍵是南韓對於美國牛肉與農產品的開放程度或承諾,都有可能會成為未來美方與我國進行TIFA(貿易暨投資架構協議)會談的依據,不得不小心。不過,他也同時認為,台美可望於明年初恢復TIFA會談,雙方還是可持續就經貿議題繼續溝通。

梁國新指出,美韓FTA對台灣影響主要在貿易與投資部分,但美韓兩國重視的汽車開放問題,卻不是台灣關切的重點。他分析,台灣出口至美國市場產品以資通訊產品為主,而資通訊產品在WTO資訊科技協定(ITA)中已經零關稅,美韓FTA對資通訊產品排擠有限,然而南韓是台灣主要競爭對手國,美韓FTA還是會對台灣其他產品競爭力造成威脅。

梁國新強調,南韓對外積極洽簽FTA,對台灣造成很大競爭壓力,經濟部隨時都在掌握美韓FTA的進展,美國國會對此案的審議速度更是重要觀察指標。他同時認為,「我們不可能將競爭力維繫在南韓不簽署FTA基礎上」,台灣與中國完成ECFA的簽署,對南韓也造成相當大壓力,至少在中國取得市場進入先機。

梁國新說,會將美韓FTA對台灣貿易與投資影響,與美國方面共同探索,因此台灣希望能夠儘快召開TIFA會議,台灣也可以在TIFA會議中與美國洽談經濟合作,如新能源產業合作等議題。

國貿局則表示,首要之務是了解國內哪些產業會受到衝擊,並研議因應之道。但由於目前資訊還未完整,且相關產業受到的影響需有詳細資料才能用電腦運算,因此暫無法評估我國產業因美韓FTA而受損的金額。

今年九月南韓與歐盟簽訂FTA後,我方經貿單位初估我國產業受損金額約為六.四億美元,以機器及零組件受傷最大。而當初二○○七年美韓首次完成FTA的談判時,亦有學者初估台灣在貿易方面受影響的金額約二十億美元,但由於時空環境不同與此次美韓談判結果細節未明,因此數字恐有落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la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