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顏宏駿/專訪

劉文得從事織襪產業超過廿五年,負責把商標印在織襪品上,他擁有二百坪的廠房,二十多部機器,景氣最好時,平均每個月業績在一百多萬元,但這兩年業績迅速衰退,工廠幾乎停擺。他說,產業外移是主因,但他不想去中國或越南發展,只好另謀出路。

「以前的榮景已不可能再回來!」劉文得對織襪業的未來抱持悲觀的態度,他的發展模式是,在學得高週波塑膠印膜技術之後,便投入針織業,隨著台灣經濟發展,事業也水漲船高,但後來因大環境轉變,訂單外流,技術停滯的他,留在台灣只能坐困愁城。

他說,才二、三年的時間,業績已降至不到以前的十分之一,更慘的是,這波景氣寒冬「深不見底」,他不敢讓兒子接續自己的事業,只好憑藉機工技術,創造米果機,也算幫讓兒子開闢另一片天。

劉文得表示,社頭鄉之所以成為襪子的故鄉,是因為大家通力合作,各司其職,形成群聚效應,但景氣差,廠家為了不閒置人力,把許多加工收回來自己做,像他做塑膠印膜,沒有太高的技術門檻,最先被取代,他悲觀的說,如果小工廠不思轉型,就只有等著被淘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la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